米悦心理沙龙课|我们如何与叛逆期的孩子交流

文丨来源:圣安米悦心理 作者:Anmi
 


家长有没有遇到过以下这几种情况:
 

当孩子哭的时候,你越让他不要哭,他哭的就越厉害;
 

当孩子沉迷手机,玩游戏的时候,无论你怎么说,怎么制止,孩子反而跟你唱反调。
 

孩子不听话,顶嘴,叛逆......
 


面对叛逆期的孩子,家长时常是与孩子处在对立面的角度而难以沟通。双方常见的情况是壁垒高筑,相互对抗,在这种情况下,要想达到良性沟通的目的,就需要一些技巧和方法。
 

卢梭说过:“世上最没用的三种教育方法就是:讲道理、发脾气、刻意感动。
 

尤其是家长发着脾气对孩子讲道理,只要开始质问说教,孩子便意识到你是不理解他的,会从心理上形成抵抗,更加歇斯底里。
 


因为叛逆行为是由逆反心理引起的。
 

心理学家认为,逆反心理指的是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,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,由这种心理衍生出来的行为被称为叛逆行为。
 

从身心发展规律上来说,每个孩子都会经历心理叛逆期:
 

第一个叛逆期:2-3岁(Terrible Two阶段)
 

第二个叛逆期:7-9岁(儿童叛逆期)
 

第三个叛逆期:12-18岁(青春叛逆期)
 

处在心理叛逆期的孩子,具有较强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,甚至会故意和家长唱反调,并以此来体现自己的与众不同。
 

但这也意味着,你家孩子顶嘴、任性、不听话,别人家的孩子一样也会。
 

从这个角度而言,为人父母应该明白:世界上从来不存在完全不叛逆的孩子。
 

而处在心理叛逆期的孩子,此时最需要的是父母的理解、尊重、沟通和包容,也正是我们“不该管太多”的时候。
 


美国语言学家艾伯塔•梅瑞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沟通公式:
 

沟通的总效果=7%的语言+38%的音调+55%的面部表情。
 

从这个公式我们可以看出音调占了很大比重,会影响沟通效果。
 

而更重要的是非语言信息,通常非语言的沟通形式主要指面部表情的变化和肢体语言。
 

沟通中忌讳吼叫,很多研究表明,长期对孩子发脾气、吼叫,不仅会造成亲子关系的疏离,也会让孩子无法用正确的方式看待自己。
 

如果不去关注,可能会产生忧虑、饮食紊乱、自我指责。
 


心理学家默娜·舒尔认为:如果父母的管教方式是呵斥和命令,孩子很容易在心理和言辞上表现出攻击性。
 


如何与叛逆期的孩子交流?胡波老师在沙龙课上进行了讲解,孩子不愿意和父母交流、沟通。这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,比如孩子觉得父母的观念过时了,没有共同语言,这个就需要父母去尝试了解和欣赏孩子的世界,不要总觉得自己的才是最好的。
 


促进与孩子的沟通,最关键的问题,就是和孩子谈话聊天时,首先要理解和肯定孩子的看法,再谈自己的意见;或者要学会更多地去倾听。如果轻易否定或忽视孩子的看法,着急陈述自己的意见,急于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孩子,这样是自己找堵——堵住和孩子沟通的渠道。
 


青春期的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,不想听父母的说教,所以一旦意识到父母要开始说教了,容易引起反感,停止交流。如果每次都觉得不舒服,孩子就不想理睬父母了。
 


先全部放下自己的想法,去倾听,去理解和肯定孩子,并不是说不去影响、改变孩子。而是放下之后,等沟通顺畅了,亲子关系好了,再以恰当的方式去影响孩子,那时效果更好。
 


 

将欲取之必先予之!希望我们爱孩子,但也懂得管教孩子;而我们在管教孩子的时候,也懂得给与孩子适度的尊重与自由。

 

特别声明:本站内容仅供参考,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。